

如上圖,如果使用傳統北投,則會占用較大空間。
DLP(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數字光處理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投影技術,該技術是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研製推出的一種全數字的反射式投影技術,它被稱為是投影和顯示信息領域中的一個新思路。由這種技術生成的投影機采用數字微鏡裝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作為光學成像器件,來調製投影機中的視頻信號,驅動DMD光學係統,通過投影透鏡來完成數字投影顯示。
這一技術的誕生,不僅打破了傳統投影機市場上多媒體液晶投影機的壟斷局麵,更使普通投影用戶在擁有捕捉、接收﹑存儲數字信息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實現了數字化信息顯示,可以說, DLP技術的核心就是用 DMD來替代投影機中普通的成像器件。
DMD是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專門生產開發的一種特殊半導體元件,一個 DMD芯片中含有許多細微的正方形反射鏡片,這些鏡片中的每一片微鏡都代表+一個像素,每一個像素麵積為16um x 16um,鏡片與鏡片之間是按照行列的方式緊密排列的,並可由相應的存儲器控製在開或關兩種狀態下切換轉動,從而控製光的反射。
DLP投影機使用了反射式數字微鏡後,它內部的光學成像部分的光利用率很高,這使得 DLP投影機無論工作在光線充足的環境還是光線暗淡的環境,都能將更多的光線投射到投影幕上,這也是DLP投影機比傳統的模擬投影機具有更高亮度、對比度的原因。
根據DLP投影機中包含的DMD的片數,又將投影機分為單片DLP投影機,兩片 DLP投影機和3片 DLP投影機。單片 DLP投影機是由投影燈泡產生的白光經色輪過濾成“紅、綠、藍”三色光,投射到DLP芯片 DMD的平麵上,再由DMD芯片上的微鏡前後晃動將有色光反射人鏡頭,形成彩色圖像(圖2-2)。
每片微鏡對應屏幕上的一個像素點,微鏡的晃動次數每秒鍾可達數千次,微鏡將光反射到鏡頭內的時間長,就會在屏幕上產生一個較亮的像素點,時間短,則產生較暗的像素點。
微鏡可以利用時間的長短來控製從全黑到全白,共1024個灰度等級,再配合色輪過濾後的光至少可以生成1670萬種顏色。在單片DMD投影係統中,輸人信號被轉化為RGB 數據,數據按順序寫入DMD 的SRAM,白光光源通過聚焦透鏡聚焦在色輪上,通過色輪的光線然後成像在DMD的表麵。當色輪旋轉時,紅、綠、藍光順序地射在 DMD上。
色輪和視頻圖像是順序進行的,所以,當紅光射到DMD上時,鏡片按照紅色信息應該顯示的位置和強度傾斜到“開”,綠色和藍色光及視頻信號亦是如此工作。人體視覺係統集中紅、綠、藍信息並看到一個全彩色圖像。通過投影透鏡,在DMD表麵形成的圖像可以被投影到一個大屏幕上。
大屏幕背投通常會點用較大的空間,目前小體積低能耗的液晶拚接屏已成為主流。